WIV 大咖分享 | 中汽协常务副秘书长柳燕:积极探索并推动智能汽车产业发展

发表时间:2022-04-25 发布者:世界智能汽车大会

     很荣幸参加世界智能汽车大会,我受付炳锋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的委托,代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向各位领导、行业专家、企业精英和参会嘉宾们汇报一下在推动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方面的一些思考和行动。


我的汇报分为:

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产业生态问题及挑战

产业生态建设探索与推动

发展建议



     从政策法规层面,我国近年来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政府部门积极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规体系,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等多项重要政策法规。


     目前,国家已围绕智能网联汽车车端、路端、云网端等方面出台了标准建设指南,细化了标准制定工作任务,各细分领域标准研究、制定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从技术创新层面看,当前,“软件定义汽车、数据驱动汽车“已形成行业共识,行业企业对于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安全的关注、投入不断提升,与ICT相关技术的融合不断加深。


     伴随着技术不断融合突破,在高阶辅助驾驶应用、智能座舱、车规级芯片、中央计算平台等领域均涌现出了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企业和产品,不断为智能驾驶、V2X等领域注入新活力,助力以“单车智能+网联赋能”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智能网联汽车方案推广应用。


     概括起来说,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可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顶层支撑体系升级,政策法规环境不断完善;二是地方政府拖动测试示范,加速政策创新;三是智能网联功能加速前装应用,推动产业升级;四是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蓬勃发展,逐步探索商业运营新模式;五是创新性科技技术赋能汽车产业链,推动产业生态重构。


     由此可见,在政、产、学、研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需要看到的是,面对国际竞争,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仍然面临一定问题与挑战。


     主要问题和挑战来自于四个方面:标准法规制定、核心零部件研发、产业安全保障、商业模式创新。接下来逐一做一下简要解析:


     政策法规方面,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管理体系当前尚处于建设初期,政策法规制定权属分散。同时,相关行业标准与法规亟需完善产品准入、测试规范、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法规标准。


     核心零部件方面,第一大挑战是芯片。目前,芯片行业几乎是有论坛必谈芯片。芯片短缺是近期行业的痛点和热点。早期,芯片制造相关基础科研投入不足、车规工艺缺乏积累等问题导致了我国汽车产品用芯片进口占90%,关键系统芯片大部分为国外垄断。


     除芯片外,车用操作系统是另一大挑战。我国高度重视车用操作系统的研发,目前,操作系统内核是我国车载软件产业链的薄弱环节。


     自动驾驶安全方面。我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为核心的交通安全法律体系尚未对自动驾驶车辆事故的责任判定划清明确界线。2021年1月1日施行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有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共同填补自动驾驶车辆事故责任判定的空白。


     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涉及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以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围绕数据安全,国家近期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当前在《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框架下,仍需进一步推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出台实施细则,健全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发展离不开安全的数据交互生态。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交互及其政府监管活动需要以真实可信的数据为前提。目前,汽车产业出现“数据孤岛”现象,需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数据可信存证与交互平台,进而打造开放、安全、可信的数据交互生态。


     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模式。目前,高等级自动驾驶量产、无人驾驶示范运营、测试区建设、数据应用等领域商业模式不清晰;车联网体系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运营、维护模式尚未形成共识。此外,众多创新型科技公司研发周期长,融资困难制约技术研究与发展等问题。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是一项跨学科、跨产业的系统性建设工程,只有建立完善的产业生态环境才能有效解决产业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


     最后,针对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我们提出五项发展建议:第一,加强部门协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第二,完善研发,全力保障产品安全;第三,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车用操作系统;第四,推动数据共享,强化数据质量和安全管理。第五,探索应用创新,积极促进产业对接。



>BACK<